莒南墩后遗址举办公众考古活动
正确的考古认识,从“娃娃”抓起
2022年9月25日上午,为普及考古学知识,我院联同莒南县博物馆,在墩后遗址对来自莒南一小、四小、八小、五中的3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场主题为“考古学是什么”的公众考古普及教育。
临近国庆节之际,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准备了小国旗作为礼物,让红旗飘扬在遗址之上。
本次公众考古普及课的主讲人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云飞。在欢声笑语中,他潜移默化地向同学们传达了考古精神、普及了考古知识。
刘云飞向同学们介绍了考古学的学科定位、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常用的考古工具。通过对墩后遗址出土遗物的观摩,同学们认识了一些古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用具。
随后,他带领同学们参观工地上发掘的各类遗迹,大家对遗址出土的骨架产生了极大兴趣,并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对地层堆积的现场介绍,使同学们对遗迹关系、年代解读的分析方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我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拿起手铲,亲自探寻古代人类遗存。通过体验刮面、分析地层堆积以及观察遗迹现象,让孩子们感受到考古不仅有趣,而且科学严谨,并为发掘到一个陶片而开心不已。
同时,考古队准备了考古知识小卡片,希望大家能将对考古的热情与兴趣带回家。通过本次公众考古活动,大家深刻体会到考古的魅力,不仅在考古现场亲身学习和实践的同学们,甚至在场旁听的民工们也开始对考古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收获了对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正确认识,此进一步提升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有效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墩后遗址考古研学之旅。
据悉,墩后遗址位于石莲子镇墩后村东南,东抵沭河西岸,处沭河西侧1-3级高台地上。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属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商文化以及春秋和汉代文化,为研究该地区的人文、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2015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撰稿:冯令儒 刘云飞
照片:郭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