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吕厚远:过去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
2022年9月8日上午,应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在临淄赵家徐姚遗址驻地,为我院驻临淄地区各考古队的业务工作人员做“过去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的专题讲座。本次会议由赵家徐姚遗址发掘领队赵益超队长主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老师团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驻临淄工作人员、赵家徐姚遗址考古队队员及曲阜师范大学实习生、辽宁师范大学实习生参加讲座。
讲座内容开始前,吕厚远老师首先解释了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的相关研究内容,随后从过去气候变化的背景、如何研究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三个方面展开汇报。
吕厚远老师分析了新生代以来全球变冷过程中的3种不同的宏观场景以及过去长期气候演变背景下形成的当今气候变化格局。通过200多万年以来地球经历的30余次冰期-间冰期过程的介绍,进一步讨论了影响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吕厚远老师讲述,在最近2~1万年前后,气候经历了从寒冷冰期向温暖全新世的转变,并伴随着博林BA暖期和新仙女木YD冷期的快速气候波动以及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正是在此时间段内,在中南美洲、西亚和东亚,出现了最早的农业,完成了从渔猎采集向农业、早期文明社会巨大转变。吕老师也根据赵家徐姚遗址剖面,对冲积扇前缘河道间洪漫沉积韵律层对应的气候背景做出了初步的分析。表示地质记录的气候变化可能是由构造尺度(百万年)、轨道尺度(万年)、短尺度(千年)等不同成因气候周期变化叠加的结果。在如何研究气候变化方面,吕老师从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分别展开,着重介绍了生物标志化石与微体化石等典型生物指标的应用与意义。对于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等相关问题,吕厚远老师指出,气候变化与农业、文明相互作用的过程、规律、机制是目前众多学科关心的一大问题。根据末次冰消期3个大的气候变化时段与农作物驯化同步的时间节点,初步建立了气候环境与农业、人类活动相互关联的证据链,同时对农业起源 的BA-YD资源压力机制与气候总体变化做出了进一步解释。
会议最后,赵益超队长进行总结,感谢吕厚远老师从多角度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进行的讲述,特别是农业发展的过程,逻辑严谨,内容丰富,也对吕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吕厚远老师同时也希望赵家徐姚遗址能保留下更多的样品,以期能借助科技手段做出更大的突破。本场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