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山东省考古学会推荐的3项优秀成果和1位专家获省政府表彰!

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揭晓(鲁政字〔2022〕12号),山东省考古学会推荐参评的优秀成果有3项成果获奖,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壹等奖1项、贰等奖1项、叁等奖1项;栾丰实先生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聚落考古与龙山文化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02 期。


作者简介:

孙波,男,汉族,1969年9月生人,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海岱考古》主编。主持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课题“桐林遗址聚落形态研究”和“城子崖遗址及附近区域聚落形态和社会研究”,目前主持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主持了章丘城子崖、泰安大汶口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等期刊和学术论文集等发表论文30余篇。




获奖论文简介

如何以聚落考古的方法尽量完整地观察古代社会,龙山文化时期相关考古材料给了我们尝试的机会。本文从龙山时期的家户形态、经济生活、社会分层、政体形态四个方面,分析当时的社会变化,试图呈现出龙山社会的生动面貌。

关于家户形态,论文注意到在龙山文化中公共墓地的废弛,指出其本质是村落中血缘组织制度松弛,相应地,核心家庭连带扩展家庭成为经济上的独立家户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这个变化是史前社会的一个大的转折,带动了龙山社会一系列转变:首先这与财产私有相关,甚至土地也可能私有了,这也是社会交换和贸易发展的前提之一;其次是社会生活中血缘纽带开始松弛,社会关系中血缘作为考量指标的重要性大大下降,个人社会地位转而开始更多地与财富、能力、职业等非血缘因素连接起来。基于这些变化,社会思想观念亦随着改变。

关于经济形态,文章提到随技术进步,农业和制造业分工发展,制造业益发专业化,集约化,导致生产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和整个生产方式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市场发展起来,并成为在血缘等传统力量之外的连结维系社会的新的因素,在龙山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社会分层,首先通过墓葬资料对龙山社会的分层进行了概括梳理,指出龙山社会中血缘关系可能已不再是社会权力的主要来源,社会权力的获得和维持与个人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关系等等非血缘因素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所以随葬品中与宴享有关的器具大为减少。同时指出,史前墓葬中社会等级的身份象征物和仪式规范,由于模仿、攀比和难以明确的原因,导致等级的区分并不能总是与社会分化分层直接挂钩。因此通过对聚落层级的分析,从而推导出的五级社会分层恰恰具备了政治属性,对此可成有效互补。

关于政体形态,龙山文化的宏观聚落结构表现为一般村落、次级中心聚落、以大型城址为代表的地区中心三个层级,它们在空间上呈现出若干次级中心围绕城址的双重结构,在经济活动上,每个次级中心为一个内部经常交换贸易的集市,中心城址则为地区内起到更大规模调配资源、物资的市场。不同地区之间,根据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等,结成更大的经济网络。相应地,次中心和地区中心,应当有集市和市场这样的两级管理机制,它们当然同时也是两级社会集体的秩序、政治的管控权威力量。换言之,以城址为中心的一个地区即一个独立、自治的经济、政治的区域社会。这样一个区域政体的范围大约1000平方公里左右。龙山文化内存在多个这种地方政体。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经济联系,并因此形成更广泛的共同认知和信仰等,也可在某种压力下而结成联盟,却没有发现彼此间再有高下等级、辖制与被辖制的隶属关系的考古学证据。因此,整个龙山社会是一种“城邦”并立的文明。

贰等奖

《远方图物——早期中国神灵考古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0月。


作者简介:

王青,男,1967年1月出生,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工作于山东大学考古系。2001年以来曾往英国、韩国、日本学术交流和访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盐业考古与神灵考古,在《考古》、《文物》等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获奖著作简介:

考古学以地下出土的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以“透物见人”为宗旨,包含探究古人精神世界的意蕴。随着我国考古学在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研究古人精神信仰和思想行为的学术尝试越来越多。近年来,精神文化考古的兴起就反映了我国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神灵考古就属于精神文化考古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先秦时期的神灵形象和和神灵崇拜。

本书以早期中国的神灵考古为主题,共收入论文20篇。“早期中国”是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始于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下至商周时期。本书以考古出土的玉器和镶嵌铜牌饰为基本素材,并结合古代文献记载,集中探讨了早期中国的神灵崇拜及其演变历程,深入探索这一历史阶段精神信仰和艺术传统的形成过程,填补了神灵考古领域的研究空白。本书还详细复原了一批考古出土的神灵形象,系统收集了一批流散于海外的珍贵收藏品,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早期中国的神灵考古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叁等奖

《新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光明日报》2018年1月24日。


作者简介:

王京传,男,1977年2月出生,山东安丘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团队”(2019年)和“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创新团队”(2021年)带头人,山东省首批一流学科曲师大中国史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首批高水平学科曲师大中国史学科“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方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北京社会科学》《旅游学刊》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软科学计划项目、文化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济宁市社科成果奖等科研奖励。

 



获奖成果简介:

《新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全面梳理了我国正式出台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及其下属国家文化文物行政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以及在我国形成的国际公约、宣言等,提出建国以来我国一直特别重视对各类文化遗产的管理,不断探索既符合文化遗产公共资源属性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遗产管理制度;建国70年之际,我国以“真实性”“完整性”保护为原则,已经确立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并正在着力构建“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文化遗产管理新格局;纵向维度来看,我国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从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管理对象由文物拓展到全部文化遗产、管理主体由各级政府扩充为全社会力量、管理目的由见证历史上升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管理方式由原状保护提升为基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保护利用。


山东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获奖专家

栾丰实(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考古学、中国考古学、考古理论。




专家简介:

栾丰实,男,1951年11月出生。山东大学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和客座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曾兼任教育部文博专业硕士教指委委员,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台南艺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2006年至今,为“中国文明探源工程”项目评估咨询专家组成员。2008年被聘为全国规划办社科基金考古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

栾丰实长期致力于田野考古和中国史前考古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成果丰硕。2021年4月,他作为专家代表受邀参加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山东省文物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专题发言,以亲历者身份讲述了对山东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受到广泛关注和省委、国家文物局领导的好评。

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他为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世纪以来带领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先后获得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创立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创建多个实验室,获得一系列国家和省级研究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考古、考古学理论、田野考古和东夷考古,出版专著9部,发表各种学术论文200余篇。主要论著——四卷本《栾丰实考古文集》,2017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先后主持山东尹家城、丁公、两城镇和余家坝等著名遗址的发掘工作,其中丁公龙山文化城址和文字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别是主持的两城镇遗址发掘,在发掘和研究的理念、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切实推进了多学科合作,获取了大量新资料和新成果,为新形势下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提供了成功范例。

2018年获“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称号。201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有6项研究获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有3项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01年获重庆市政府三峡文物保护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宝钢”优秀教师。1989年和2013年两次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