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清河打响考古攻坚战
编者按
2月21日,全国疫情一级响应期间,举国上下尚居家严控时,山东省考古院小清河考古队率先复工。开展一个多月来,考古单位和队员克服重重困难,考古勘探取得重要收获。从工作的紧迫性、工作强度、关注度、参与范围来说,小清河考古无疑是山东考古史上最为紧迫、勘探工作强度最大、各级领导关注度最高、全省文物力量上下联动动员范围最大的一次田野考古工作项目,也无疑是一场考古攻坚战、文物保护战。参与作战的各位考古队员,能吃苦、善战斗、敢冲锋,用脚丈量出了小清河防洪工程、复航工程的长度,用洛阳铲探出了小清河沿线4000多年来的历史厚度。为记录这项工作,特组织撰写以下几篇小文,既是对前段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
山东小清河打响考古攻坚战
重点工程吹响集结号
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重点水利工程中的头号工程。近两年受台风影响,小清河流域连续发生洪涝灾害,給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根治小清河水患。根据省委、省府的安排部署,去年底,小清河防洪工程和复航工程两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分别由省水利厅和交通厅负责。按照要求,工程建设要确保2020年主汛期前,完成干流复航段金家桥闸下河道全断面及闸上河道23米底寛扩挖,以及干流非复航段、主要支流、蓄滞洪区、支脉河(连通)和分洪道治理主体工程。今年2月份复工以来,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施工机械纷纷上马,全线工程普遍展开。
小清河诸多河段利用了古济水故道,自古以来,济水是连接东西交流的通道,也是一条文化带,沿河区域古文化高度发达,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规模大,尤其河道拓宽及相关水利设施的建设将占压大量古遗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较大的威胁。依照文物保护法规,工程建设施工前,要做好相应文物保护工作。可工程建设紧急,如何在紧张的工期内,既要保障工程实施又要同时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文物部门面临的重要考验。
考古队员急赴小清河
面临着工程建设紧急与文物保护任务繁重的形势,省文化和旅游厅迎势而上,积极作为,紧急组织动员全省考古人员投入小清河应急防汛建设工程中。2月20日,在全省疫情严控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考古院举行了重点工程考古复工仪式,王廷琦副厅长在仪式上饱含深情地向考古队员送行,发出了奔赴小清河的出征令。当日,省考古院即派出了考古勘探队到达小清河济南段,这是山东首支复工的文博队伍。那时该段小清河尚未动工,沿河而行的勘探队打破了那里的宁静。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小清河沿线部分县市宾馆开始复工营业,3月上旬,省考古院遂派出了第二、第三支勘探队分赴高青、广饶。但随着工程建设的全面复工,小清河沿线机械轰鸣,上千台机械分布于工程全线同时作业,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紧急。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小清河考古工作,3月22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紧急会议,再次组织动员全省10家考古执质单位,要求各单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讲条件、不讲困难,立即投入到小清河考古工作中。会后,省文旅厅成立了以副厅长挂帅的小清河文物保护工作专班,统筹安排协调整个工程的考古工作,向沿线涉及的各地市、县区文旅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障工作。考古勘探工作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临沂市沂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曹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参与,分段负责。发掘工作,除省考古院外,省水下考古中心、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青岛市考古所、烟台博物馆也纷纷参战。各考古执质单位迅速行动,3月24日人员进场到位,形成了6支考古勘探队、5支发掘队同时开展工作的局面,拉开了小清河考古攻坚战的大幕。
勘探之初,因为疫情,考古队员面临着食宿、交通等诸多困难。由于绝大部分餐馆未开门营业,考古队员每天吃泡面、拉面、饼干、榨菜等方便食品,蹲在田间地头,或在野外建筑物、沟坡的背风向阳处,或蜷缩在车内,解决了一顿顿的早餐、午餐。为到达某地点,因村村设置卡点,考古队员不得不选择小路迂回曲折。有的县城酒店还未复工,只能白天沿河道勘探,携带食物中午在工地就餐,晚上选择到邻县吃住。由于沿线淤积严重,文化堆积普遍埋藏较深,博兴县以西,汉代以前的遗址普遍在地表下2-4米,邹平以西,商周及更早期的埋藏在地表下5米或更深。厚厚的黏土淤积层,迫使考古队员要打5-7米不等的深探孔,常常竖立3-4层楼高的铁探铲杆,在风中摇摇欲坠。队员手掌磨出血泡,磨出了老茧,粗糙的手变成了“熊掌”。
沿线发现大量遗址
六支勘探队前后经过40天时间,完成分洪道工程82.5公里、防洪堤坝加固工程198公里、复航工程169.2公里的考古勘探。共勘探43处文物点,其中涉及复航工程22处、防洪工程23处,高青陈庄和胥家庙遗址均被两处工程占压。已知文物点8处,包括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余35处均为新发现。43处文物点从西向东分布于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寿光6个县市,其中邹平13处、高青6处、桓台5处、博兴5处、广饶8处、寿光6处,包含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汉、隋唐、金、元、明清等时期的文化,其中商周时期的遗址最多,集中分布于邹平、高青、桓台段,广饶、寿光则集中发现了较多古代制盐遗址,时代从商周到金元时期。该次调查勘探,商周时期遗址大量的发现,对于了解小清河沿线商周以来古地貌的变迁、古遗址的分布与埋藏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打好文物保护战
面对省委、省府确定的主汛期来临前完成既定建设目标及新发现大量古遗址的现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尽力抢救保护文物,无异于与工程建设赛跑,打一场文物抢救保护战。为做好该项工作,勘探结束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紧急制定了《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规划方案》。经省文旅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基本同意方案的规划。我们从有关学术课题研究出发,综合考虑诸遗址的文化内涵、学术价值、保存埋藏状况、工程占压影响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坚持分类保护,分级施策,尽可能多抢救发掘,努力减少文物损失。出于上述考虑,将43处遗址分成A、B、C三类,以A类为最高优先级,向后逐次降低。每类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由不同的单位负责。
A类:文物点15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保存较好,价值重大。需进行考古发掘,涉及区域工程应预留,须考古发掘后再施工建设;B类:5处,历史文化内涵较丰富,保存好,价值大,但埋藏深,不易发掘,或工程影响较小,须在考古机构指导下施工建设;C类:23处,文化内涵欠丰富,保存一般,或工程影响较小,或基本无影响。工程单位可先行施工,当地文旅部门加强巡査。
考古发掘全面展开
保护策略既定,省文旅厅立即向全省各考古单位再次发出动员令,按照分工方案,迅速行动。各考古单位闻令而动,组织人员,立即开辟新的战场。至4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水下考古中心、济南市考古所、青岛市文物保护所、烟台市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临沂沂州考古所已组织11支发掘队进场,除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尚待国家文物局批复外,其他遗址均已展开抢救发掘。
小清河考古攻坚战已打响,在长达170公里的小清河战线上,有一群考古人分布在10多处据点上,与工程建设赛跑,与时间赛跑,坚决打赢这场文物保护攻坚战。期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