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伟教授来我院作《触摸玛雅:科潘考古记》学术汇报

2019年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应邀到我院作题为《触摸玛雅:科潘考古记》的学术报告。讲座在大会议室举行,由孙波副院长主持,院内全体业务人员参加。

玛雅文明是中美地区的古代印弟安人文明。大约诞生于公元前15世纪的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地区的母亲文明,玛雅文明深受其影响,在公元400到800年间兴盛一时,约公元900年走向衰弱。虽然没有使用金属,但是在历法、天文、数学、农业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中美地区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具有很多相似性。奥尔梅克文明的个别符号与商人的甲骨文相似。玛雅与中国文明都使用玉器制作艺术品。玛雅文化的月亮中也有兔子的形象,与中国类似。张光直先生曾提出玛雅-中国文明连续体,认为两者来自于同一祖先。

讲座伊始,李新伟教授详细地介绍了中美地区古人类的起源、奥尔梅克文明、特奥蒂瓦坎文明、玛雅文明的历史和主要考古发现。现在的研究表明,古代美洲人是在大约15000年前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而进入美洲,逐渐往南发展并定居下来。美洲居民以玉米和豆作为主食,5000年前后出展出成熟的玉米农业,美洲文明也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同中国一样也是农业文明。奥尔梅克、特奥蒂瓦坎、玛雅三支文明具有相似的宗教信仰体系和文明特征,并在玛雅文明时期达到了顶峰。玛雅时期形成了城邦林立的社会形态。玛雅文明具有发达的历法、已经被识读的古文字,以玉米神、雨神(风暴神)为主的神灵系统,修筑有高大的金字塔,并有通过放血仪式以鲜血祭祀神灵和通过饮酒、吸烟进入迷幻状态以降神的萨满式宗教信仰。

其次,李新伟教授介绍了科潘考古的主要收获。科潘位于玛雅世界的东南边缘,是玛雅文明的著名城邦。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外文明对比课题的开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洪都拉斯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自2015年始在编号为8N-11的石筑贵族院落进行发掘,历时4年,获得重要收获。李新伟教授还介绍了在科潘的异域生活。玉米、可可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吸烟这一传统仍得到传承。发掘过程中中国学者对当地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按照当地文物保护规则对所发掘的建筑进行了修复。中国团队的考古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者的肯定和认可。

讲座结束之后,参会人员与李新伟教授就中西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国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共性、中华文明的特质、隧道式发掘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整理者:张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