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常:西河边挖出八千年前老房子

考古发现档案

西河遗址位于章丘市龙山镇龙山三村西北500米处,东距龙山文化命名地——城子崖遗址1600米,入选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河遗址经过1991年、1997年、2008年三次发掘,发现了属于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唐宋元及清代的文化遗存。在后李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房址和灰坑,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骨器,为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考古学文化研究和聚落考古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口述人:刘延常,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书记、研究员

我曾参加过两次西河遗址的发掘,这个遗址在我考古生涯中占据的地位,可以说非常重要。

考古往往是偶然的发现,说起西河遗址,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90年,城子崖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章丘市龙山镇政府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了一些场地。在此之前,我参加了章丘宁家埠遗址的发掘,发掘资料需要整理。这时,省文化厅就从外单位借调了几位专业人员,在龙山镇政府整理宁家埠和女郎山遗址考古发掘的资料。

这些工作人员当时就住在城子崖遗址的西边。他们起得早,喜欢出去散散步。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叫王建国,有一天他散步的时候,在附近龙山三村的窑厂捡回了十几片红色的陶片。拿给省考古所的张学海等专家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1991年,我们开始对发现红陶片的遗址进行发掘,共打了四个探方,土挖下去,露出了红烧土。新石器时期早期的房址、造型古朴的陶器破土而出。巨野河的支流西河,呈深切曲流状态从遗址的西侧流过,所以这里被称为“西河遗址”。

西河遗址发现后,经过了1991年、1997年、2008年三次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属于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唐宋元和清代的文化遗存。其中后李文化时期的近四十座排列有序的房址,为我们生动地展现出济南人在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文化早中期的生活图景。


我参加的是后两次对西河遗址的发掘。1997年那年,我31岁,当时的领队是省考古所副所长佟佩华。那次发掘是为了配合102省道拓宽工程进行的,揭露面积大约有1350平方米。考古阵容非常强大,派出不少骨干力量,十七八个人中,老中青都有:著名女考古学家郑笑梅先生坐镇指导,担任顾问,还有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新生力量。

那时大家伙都住在龙山镇一个面积不大、比较简易的院子里,我们称为工作站。我们几个年轻人喜欢给老先生和年龄比较大一些的工作人员过生日,其实是想让他们出钱给大家改善生活,他们的工资比年轻人高。尽管野外考古很辛苦,但大家吃住在一起,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集体生活也有诸多乐趣,发掘中的喜悦共同分享。

由于年代太久远,从土层中把七八千年前的房址找出来并不容易。

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改造能力低下,房子漏了、破了,就不再修补,而是换个地方重新搭房子。后李文化时期的遗址堆积一般比较“单纯”,不像大汶口文化之后的遗址经常是多种文化的遗存叠压在一起。当房子废弃的时候,器物被搬走了,木头也抽走了,废弃的旧址就回填了,经过七八千年土的沉积沉降,很难被分辨出来。再加上保存的遗迹有限,原来地下的房屋可能有一米深,保存下来的只有三四十厘米。我们要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形状、软硬程度、感觉等,找出房子的平面、界限,弄清楚房子的构造,难度可想而知。手铲一天要铲好多遍,速度也非常慢,格外仔细。但我们队伍力量很强大,大家商量着来,难点都一一攻克了。这就是所谓的“手铲释天书”。

先进的炉灶和成排的陶器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七八千年前的生活图景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次发掘主要收获是清理出了19座后李文化时期的房址,这些房屋按照室内面积可以分为两类。面积大的、生活设施齐全的,分布在两侧,面积小的、一般没什么生活设施的分布在中间。

当时的社会形态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房子是半地穴结构,就是先在地下挖一个深坑,再在地上建起房子的上半部分。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房子基本朝南迎着太阳,能最大限度获得光照和热量。房子有门和门柱。门道有台阶的,也有斜坡的。大房子的面积一般是25-50平方米,截面是长方形,但四个角是圆的。我们能看出,居住面明显分为了三个区域,有居住区、炊饮区和活动区,居住区的墙壁上涂抹了一层黄泥膏,黄泥膏被烧烤后形成了坚硬的烧结面,厚2到5厘米,呈现出青灰、黄褐或红褐色。不仅能美化居室环境,还能防潮。这样的“泥墙壁”“泥地板”自然环保,没有现代人对甲醛的烦恼。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时人们使用的炉灶已经很先进。房屋中间有一组灶,不仅有主灶、副灶,还有第三个用来倒替的。灶的三个石支脚,上细下粗,向中央倾斜,有三分之二埋入地下,相当牢固。石支脚制作得很规整,地下的部分打制,地上的部分琢制,三个石支脚环绕着一个火塘,火塘是内凹的圆形,用来盛放落下的木炭灰。在石支脚前面还有一个石灶门。

巧妙的是,灶门面对着门道,但并不是正对着,而是偏一点,这样既可以吹着外面的风,方便生火,又不会因为正对门道风太大而浪费柴火。可见,那时的济南人就很聪明。

在石支脚旁,我们还发现了陶支脚,大约15厘米长,圆柱形。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推测,那时炊器是环底器,底部是圆的,需要支撑,陶支脚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在七八千年前,这种设计已经非常科学了。有的石支脚上,还残留着陶釜的底座,让人不禁联想到当时炊烟袅袅的生活情景。

而小房子,截面有的是圆角长方形,有的是椭圆形。房子墙壁没有烧烤等加工痕迹,房里也没有灶,有些有大量碎陶片,下面有支垫石(三块小石块或石片组成)。小房子应该是两侧大房子的附属设施。

让我特别惊喜的,还有房间里整齐摆放的成排陶器。这些陶器放在房子的一角或两个角上,有釜、壶、碗、罐等。陶是夹砂陶,用未经淘洗的原生黏土烧制而成。人们在黏土中掺入沙粒,使陶器更加耐火。

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陶釜,分为大、中、小三个型号,大的有四五十斤,半米多高,应该用来盛放粮食和水,小的则用作炊器。我们在一些陶器底部发现有烧煳了的痕迹,说明那时候的人就能烧开水做熟饭了。

由于人们对烧陶的火候掌控不好,所以陶器的陶色不纯,很多陶器上有好几种颜色,比如红褐、灰褐、黑褐、黄色、黑色等。但陶器上已经有了装饰,可以看到有指甲纹、压印纹、戳印纹、按窝纹、绳纹等。

远古西河人吃稻米、淡水鱼

一晃十一年过去,2008年6月到8月,为配合102省道第二次扩宽工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西河遗址进行了第三次抢救性发掘,由我担任领队。这次的发掘区和1997年的发掘区相连,布了14个探方,实际发掘一千余平方米。

这次又新发现了八座房址。其中两个大房子都在六十平方米以上,复原面积能有七十多平方米,和现在人们的住房面积差不多。房间内的分区更加丰富,能看出有灶区、储藏区、睡眠区和活动区。活动厅相当于现在的客厅了,我们可以想象人们在那里集会、加工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或在加工粮食的情景。出土的陶器也发现了杯状等新器型,说明那一时期的陶器也在不断发展当中。

那时候的灶具已经很先进,那他们灶上烧的什么呢?这次发掘,我们的研究更加全面,在发掘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土样,请山东大学考古研究中心植物考古实验室进行了浮选、检测,发现了炭化稻米,测年大约距今7500-8000年。除了稻之外,浮选结果显示,还有粟、豆科、藜属、苋属、葡萄属、山桃等。野生植物种类比较丰富,除了用来食用之外,还有一些具有药用或其他功能的野生植物,比如野西瓜苗、菊科、罂粟科等。

这一时期人们还是以捕捞、狩猎、采集为主,应该已经开始种粮食和饲养家畜,但比例还是很低的,正处于向农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磨得光亮的石斧,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用它来砍树、砍动物骨骼。

在遗址中鉴定出的动物种类也不少,有牛、麋鹿、斑鹿、猪、小型犬科(可能是貉)、蚌、螺、鲤鱼、草鱼、青鱼、鸟、竹鼠等,其中猪可能是家畜,其他都是野生动物。我们发现鱼骨的数量最多,可见当时人们获取肉类食物主要还是靠周围的野生动物资源,尤其是淡水鱼。


后李文化是目前山东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500年至公元前5300年。1990年被识别后,又在潍坊、淄博、济南等区域发现了多个遗址,主要遗址有临淄后李、张店区彭家、章丘市西河和小荆山、潍坊市前埠下遗址等。

在后李文化时期,西河遗址应是一个中心聚落,但在后李文化之后,直到龙山文化时期,西河遗址除了大汶口时期的墓葬外,很少有人类活动。在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至东周时期,人类活动的中心是在西河遗址以东的城子崖。


(原文转载自《齐鲁晚报》2018年9月30日,采访人: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