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众考古活动(一)——滕州大韩村考古发掘工地

6月8日,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枣庄市文广新局、滕州市文广新局主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众考古活动在滕州大韩村考古发掘工地隆重举行。枣庄市直文广新系统干部职工代表及滕州市文广新局、教育局、官桥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滕州市官桥中学的师生、古薛文化研究会会员代表和大韩村村民等近百人参加本次活动。

大韩墓地发掘工作始于2017年秋季,在“安全、干净、清楚、科学、高效、惠民、和谐”工作理念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清理墓葬110余座,出土丰富而又精美的青铜器、彩绘陶器、玉器等文物近千件。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贵族墓葬彰显了当地历史文化风采,是近年来山东周代考古的重要发现。


活动现场


活动由枣庄市文物局局长胡丽萍主持,枣庄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渠玉桥致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书记、大韩考古工地领队刘延常就墓地发掘情况及当地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做了精彩演讲。滕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晏辰,滕州市政府副市长康凤霞,枣庄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张丽等领导也出席了活动。


领队刘延常向当地领导和村民介绍出土器物


在活动现场,工地执行领队郝导华就大韩村考古发掘情况与公众考古、文物科普知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会人员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发掘图片展、文物考古科普知识展板等宣传资料。


执行领队郝导华向学生介绍出土器物


执行领队郝导华介绍工地情况与文博知识


随后,与会人员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在勘探体验区、发掘体验区、器物展示区、发掘参观区等区域轮流体验观摩。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观者亲自上手学习探铲、手铲的使用方法,了解墓葬清理和文物保护步骤,近距离接触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等实物,学习了简单的器物修复知识,有序参观了正在发掘中的墓葬,并积极地就感兴趣的话题向工作人员提问。在活动中,主办方还向参观人员发放了《文物法》科普宣传单。


学生学习器物清理和保护方法


学生体验墓葬清理


学生体验勘探方法


参观清理中的墓葬

此次活动是我院为庆祝“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到来而开展的一次公众考古尝试,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加人员面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活动是贯彻“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增强文化自信”等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提高当地民众文物保护意识、增强他们家乡自豪感、提升当地知名度的一次考古探索。此次活动也为我们后续公众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丰富的经验。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我们还将陆续开展系列公众考古活动,如考古宣传进校园、进社区,当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职工、附近村民进发掘现场观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