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6年11月10日至12日,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博物馆、徐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齐文化研究院、上海古籍出版社、东岳论丛杂志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烟台大学、日本岩手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山东省部分地市的文博工作者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合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凤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相宏,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同修、曲阜师范大学校长张洪海、济宁市文物局局长丁海燕、曲阜市副市长褚福梅出席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延常副书记主持,褚福梅副市长、丁海燕局长、郑同修所长、张洪海校长、周晓波副局长、刘绪教授、朱凤翰教授先后致辞


开幕式

随后7位专家做主题发言。曲阜市文物局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孔毅主任就鲁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情况做简要介绍,对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与鲁故城保护、城市规划、考古发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鲁故城考古队队长韩辉馆员介绍了鲁故城近年来的考古新成果和新认识,并对考古实践过程工作中的新的理论、方法进行总结。山东省考古所刘延常副书记将典型遗址、墓葬资料和青铜器材料综合分析,对鲁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并就文化因素分析、鲁国发展演变、周边古国、考古资料与文献的结合等方面对鲁文化相关问题提出新的认识与思考,指出未来鲁文化考古和研究工作的重点。山东大学王青教授对2015年度在邾国故城遗址的发掘收获进行介绍,依据出土遗存建立遗址的文化序列,探讨东周时期鲁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展望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计划。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家珍院长介绍洛阳的考古新发现,并就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分享。北京大学朱凤瀚教授依据新发现的鲁国有铭青铜器对周初鲁国的历史脉源和鲁都地望提出自己的见解。南京博物院张勄研究员对儒家文化追本溯源,认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仁”和“礼”发端于龙山文化,“儒家玉文化”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表象,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言专家掠影

随后会议分两个小组对鲁文化进行讨论,近50位学者围绕着相关议题,从不同视角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一组共提交论文30篇,做主题发言的有23位,内容包括考古工作理念与方法的探讨,两周时期考古新发现,鲁文化、鲁文化聚落演进、鲁文化圈、鲁故城布局和居葬形态、鲁国媵器等研究,还包括两周时期墓葬、青铜器及铭文、陶量、陶瓦研究,以及周边古国、城市、城门、大遗址的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研究等。诸位学者的精彩发言契合主题,以多元维度和纵深向度对鲁文化、鲁地器物及两周时代文明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社科院考古所常怀颖博士代表小组做总结发言,扼要介绍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对部分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总结此次研讨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第二小组共提交研究成果26篇,做主题发言的有21位,内容包括鲁文化、儒家文化研究,鲁国史、铭文和出土文献研究、考古遗址公园现状和运营探讨、汉画像石中的鲁文化因素研究等,学者们对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来源、内含、传承、影响地位进行精准的阐述,通过考古与文献、铭文研究对鲁国史及相关问题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和认识,通过档案整理、旧城改造、遗址公园建设等手段为发扬鲁文化和儒家文化发展提出独到的见解。社科院历史所徐义华教授代表小组做总结发言,他逐一介绍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提纲挈领地分析相关研究特色,并对主办单位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表达诚挚的谢意。

研讨会现场

会议间歇,与会代表考察参观了曲阜鲁故城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陶器标本、曲阜及周边鲁文化遗址出土陶器陈列,还参观了鲁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孔古建筑群和孔子研究院。


参观鲁故城和三孔古建筑群

闭幕式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孙波副所长主持,曲阜市文物局孔德平局长、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积春院长、潍坊市博物馆孙敬明研究馆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延常副书记先后致辞。北京大学李伯谦先生以“适应形势发展,做好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题做总结发言,首先对鲁故城考古工作和遗址公园建设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其对全国都有示范意义;其次指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立足于考古,且要有考古人员全程参与,并提出建设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行性;建议考古遗址公园在展示所属厚重历史进程的同时,应该加入考古工作进程的展示,可以边发掘边展示;最后对年轻考古工作者立足于出土遗存的研究给予褒奖和鼓励,对鲁故城和山东考古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闭幕式

本次“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各位学者专家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探索定能将鲁文化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撰稿:王子孟、赵国靖、韩辉  照相:吕凯、王春云、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