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以分子考古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讲座纪要

        2024年6月14日下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临淄工作站二楼会议室举办“何以中国:以分子考古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主题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博士后杜盼新老师主讲,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吴玉鹏馆员主持。我院在临淄工地职工、实习学生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以分子考古着手,通过相关研究案例的展开,给予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第一部分,杜老师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分子考古学及其研究领域。截止目前,分子考古学主要有同位素分析、古基因组学、古蛋白分析等多个方向,分子考古可以与文科、理科以及医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创新。另外,杜老师还简单介绍了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生物考古平台。

第二部分,通过案例来介绍分子考古学在目前考古中的应用。

(1)分子考古应用于西域考古

讲述了分子考古学在古西域考古中的应用,以汉代古遗址新疆石城子屯田城址为例,在环境考古方面,通过西墙南段地层剖面的植硅石和花粉分析结果得知,石城子城修筑时,周边环境相对湿暖,有利于屯田,自给自足。在动物考古方面,2014-2017年出土大量动物骨骼,共检测出12种动物,动物古病理显示,马、牛和骆驼被长期役使,均显示出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在分子考古方面,通过对石城子有关墓葬的研究,得出,石城子人群共分为两类人群:A人群,即具有古东北亚血统,饮食偏游牧;B人群,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黄河流域农业人群血统,饮食偏农耕。以上研究显示区别于罗马帝国殖民扩张的“东方模式”,当时人群的迁徙以及融合,出现不同族源,同一墓地的现象,实现美美与共的文化互鉴。

(2)分子考古应用于河西走廊考古

讲述了分子考古在河西走廊之间的应用,通过分子考古研究显示,河西走廊地区在汉代以前主要为黄河上游人群,在汉代时期中原人向此移民,到汉代以后时,河西走廊的人群就与现代人相近,同时也是东西融合的见证。

(3)分子考古应用于古长安城考古

讲述了分子考古在古长安城之间的应用,利用北周贵族的对照组和平民对照组,进行分子考古的研究,总结出6世纪长安城贵族群体内部不同阶层的生存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出农牧交融的态势;其中,高等级贵族饮食中可能较多摄入麦类食物和肉食,保留了较多牧业民族的特征;而低等级贵族则摄入了相对更多的粟黍食物,动物蛋白摄入量相对较低;平民则以农业食物为主,经营粟黍和麦作农业。

通过北周武帝和阿史那皇后所存留下来骨骼的同位素研究及微量元素分析,说明阿史那皇后在定居长安后享受了与其故乡蒙古草原一样甚至相对更好的以牧业为主的饮食生活方式,进一步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以及北周武帝体内存在砷元素,显示出北周武帝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现,与文献材料验证,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用丹药是上层所崇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并对北周武帝骨骼进行古基因组分析,还原北周武帝的相貌,虽与传世主观绘画作品有差异,但这是通过客观数据来还原,具有真实性。

杜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分子考古学和古长安城有关的研究项目和课题,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第三部分,目前分子考古学的前沿问题则是通过沉积物的DNA解释与考古有关的问题。

通过环境DNA检测研究150年前双耳瓶中的沉积物,得出沉船的出发时间是夏季以及出发地是江西,复现出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最后一次航行史。另外,清代罐子沉积物环境DNA分析注释出与抗坏血病有关的中药成份,结合出土的越南鼻烟壶推测该沉船可能是从事远洋航行。


最后,关于临淄地区可以开展的合作研究,为大家带来了启发。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与杜盼新老师进行了问答,学术气氛热烈。赵益超主任与吴玉鹏队长对杜盼新老师表示了感谢,并希望同学及同事们要“走出去”与多学科研究融合,探明学术前沿,思考考古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