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考古报告题签漫谈

2021年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区落成。孙波院长让我集古代书法以做院名之用,并点了王、颜、赵、欧的选字范畴。我喏喏应承,并建议选王羲之的行书或颜真卿的楷书。原因有二,一则二人都是书法史上第一流的大书法家,留传至今的书迹多,好筛选。二则两人都是山东籍,有意义。十余天的时间,几易其稿,双钩、填色、打印,最后院领导选取了博大雄浑的颜体作为新院区院名牌匾,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在集字之始,我曾翻检山东考古著作中的名家题签以做参考或寻找灵感,翻得多了,对原来未留意的这些题签产生了兴趣。虽寥寥数字,但内涵丰富,既是书的门面,也记录了一段考古史上的往事。仅就我所知举几例:

山东是文物大省,也是全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区域之一。中国的第一本田野考古报告是1934出版的《城子崖》,就是对章丘龙山城子崖遗址发掘材料的汇总公布。但《城子崖》考古报告的题签是用宋体印刷。建国后,山东的考古工作如雨后春笋,考古报告的整理也累结硕果。统计已出版的山东地区考古报告中,题签最多的是苏秉琦先生。计有《兖州西吴寺》、《枣庄建新》、《大汶口续集》等,还有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刊《海岱考古》等。作为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大家耆宿,山东的考古报告能得苏先生青睐并题签,自是增辉无限。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三点,一是山东考古事业起步早,成绩多,山东是全国新石器时代谱系最清晰的区域。二是老先生十分重视海岱地区考古工作,一直关注者海岱地区考古工作的发展,他曾多次来山东,对山东的文物考古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宝贵意见。三是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山东考古界的许多先生都是其学生,老师与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与关爱,老师为学生的著作题签也是支持工作的一种表现。

我个人认为这几个题签中,写的最好的是“兖州西吴寺”这几个字。这本报告是国家文物局兖州考古领队培训班田野发掘报告专刊,这是1984年以来,苏先生设想以叶挺铁军训练为喻的考古领队培训,为中国考古培养“铁军”的结业之作,最后由李季、何德亮二先生整理出版。关于这个题签的诞生,我见过当时培训班教员李季先生给苏先生信的影印照片——“苏先生,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的田野发掘报告专刊《兖州西吴寺》已送文物出版社编辑,您是该班顾问,整个工作一直得到您的关注,特请您老百忙之中为我们题写书名,不胜感激。学生李季,1990年2月26日。”通观题签五字,“兖、西”二字势态上昂,末画下压,有惊无险。“州”字三点三竖顾盼有姿,“寺”字平正端庄,寥寥五字,始于奇险,复归平正。我见过苏先生20世纪三十年代小楷手抄《姜成堡等三地调查报告》的影印件。一字一格,脱胎钟繇,笔笔精到,端庄典雅。但绝少见先生晚年的楷书作品,写兖州西吴寺这个题签,有希冀,有感情,有关爱,又有传统书法的功力,“神怡务闲,时和气润,纸墨相发”,想写不好都难,这是苏先生晚年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枣庄建新遗址是1992年修建济枣公路时发现,1992、1993年先后进行两次发掘,发掘面积2781平方分米,对认识鲁南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补充作用。1993年底开始整理发掘报告,1994年底该《报告》定稿,我曾请教过该《报告》的整理者何德亮先生,他说“《报告》整理完后他和郑笑梅先生到北京苏先生家中请先生给《枣庄建新》和稍后出版的《大汶口续集》一块题写了书名。”《大汶口续集》考古报告主要是1974年、1978年两次发掘的考古资料,两次发掘分别由张学海、张江凯等先生主持,整理工作由郑笑梅先生负责于1997年9月出版。苏先生是1997年6月30日去世,这两个题签很可能是苏先生晚年最后几个题签之一。通过几个考古报告的题签也可窥先生对山东考古的关心与支持。


除了苏先生的题签,1980年代出版的《邹县野店》考古报告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夏鼐先生所题。《曲阜鲁国故城》考古报告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之一于省吾先生所题。1990年代出版的《泗水尹家城》考古报告是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山东大学教授蒋维崧先生所题。《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是由山东文博界老人,著名书画鉴定家关天相先生所题。《山东石刻艺术精萃》则请全国著名的古籍版本学家、目录学家和书法家,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所题等等。


题签,字数不多,看似小事一桩,实则是书的门面。虽然上述题签的老先生们都是文化界的耆宿,考古界的执牛耳者,但他们的书艺为学问所掩,写字也仅是读书之余事。在考古报告上看不到他们的落款,有些甚至翻到书籍的最后一页才能找到题签人的姓名。这与后来流行起来的“名人题签”不同,这些考古报告不是借重“名人”的名,名人也不是去“蹭”著作的名。这些考古报告的题签,我认为是新材料与大学问的相得益彰,恒久远,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