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明与堌堆遗址——菏泽考古发掘现场学术交流会”在菏泽举行

4月23日至25日,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黄河文明与堌堆遗址——菏泽考古发掘现场学术交流会”在菏泽举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青、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潘建荣、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尹慧萍等出席活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徐州市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菏泽市博物馆、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文物保护中心、菏泽市安邱堌堆文物管理所等考古科研机构的田野考古一线中青年学者八十余人参会。


交流会现场

此次交流会分为遗址考察、项目汇报和专家座谈三个部分。4月23日下午,在青邱堌堆遗址发掘现场,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介绍了2018年度发掘的主要收获以及本年度的发掘计划等,高继习副教授介绍了发掘现场的遗迹现象。24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来到孙大园堌堆、侯庄西遗址发掘现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执行项目负责人孙启锐对魏楼水库的勘探情况及孙大园堌堆考古工作做简要介绍,孙政委介绍了侯庄西遗址的主要发掘收获。随后,各位专家学者在遗址现场察看了堌堆剖面及发掘状况,并察看了发掘出土器物及标本。


24日下午,项目汇报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高明奎主持。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尹慧萍致欢迎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来菏泽考察指导,指出堌堆遗址考古工作为考证菏泽历史提供了重要支撑。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作重要讲话,指出堌堆类遗址的文化遗存包括堆积形态蕴含了丰富的古代环境、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黄河、黄河文化与堌堆遗址有重要关联,并倡议苏鲁豫皖冀考古学界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合作和联动,共同推进黄泛区堌堆类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深化黄河文化的研究。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孙启锐作《菏泽市魏楼水库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汇报,详细介绍了魏楼水库考古发掘的背景、勘探工作,侯庄堌堆剖面、侯庄西遗址、孙大园堌堆遗址的发掘现状和主要收获,以及相关古环境研究的初步进展。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雪香立足多年菏泽堌堆遗址考古工作,结合2018年度和正在进行发掘工作,以《菏泽地区的堌堆与黄河——一部抗争的历史》为题进行汇报,对菏泽地区早期的水系变迁、农田作物变化、社会网络的互动发展进行探讨。

遗址汇报结束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教授,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环境考古问题》为题做专家发言,认为堌堆类遗址形成的重要地理背景是史前黄河的改道和冲决。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尽管处在地势低洼地带,但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的优势,绝非文化边缘地带,需要从环境考古角度进行研究,才能更准确地总结该地区古代人地关系的演变,更准确地评价该地区在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地位。

专家座谈环节,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陈雪香教授主持。各位专家和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对堌堆类遗址研究相关问题及黄河文化做发言。专家意见分为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堌堆遗址形成机制、人类对堌堆遗址的利用方式、堌堆类遗址的环境考古认识等,还有学者将两个堌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周边地区做了比较,对文化面貌、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本次交流会以孙大园堌堆、青邱堌堆、侯庄西遗址等发掘现场为依托,以座谈为主要形式,起到了良好的交流和促进效果。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