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环境考古初探”学术讲座纪要

2019年1月17日,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应邀至我院,结合多年来在山东开展环境考古工作的的体会,作题为“山东环境考古初探”的学术讲座, 全面系统地阐述山东地区不同时期史前文化分布的环境背景。活动由孙波副院长亲自主持,全所考古工作人员聆听了本次讲座。

夏正楷教授认为环境考古学是聚落考古与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发展史始终贯穿着三条红线:人类自身的演化、人与人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环境考古的本质就是探讨以人为中心的古代人类生态系统, 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聚落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重要切入点,而环境考古则是聚落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包括房屋的集合体, 以及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等,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考古学研究以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文化研究为基础,通过聚落的生态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全面分析,来揭示古代聚落的文化内涵。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聚落分析,应该包含考古学文化(文化面貌)分析和自然环境分析两部分。前者包括聚落性质、文化特质、功能分区、聚落分期与演变、聚落间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后者包括聚落的地貌位置分析、微地貌分析、气候因素与水文因素分析、聚落的动植物分析、环境事件对聚落兴衰的影响等。在聚落分析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求最大限度地揭示人类文明形成、发展和兴衰的环境背景。。

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夏正楷教授认为, 史前时期人类对于聚落,亦即人类栖息地的选择是环境考古,尤其是聚落考古的核心问题。古代人类的栖息地可分为洞穴遗址和旷野遗址两类。洞穴类遗址主要包括石灰岩洞穴、花岗岩洞穴、坍塌岩石形成的洞穴、黄土洞穴、海蚀洞穴等;旷野类遗址主要包括河流漫滩(滨河床沙坝)和阶地(河间地、泛滥平原)、海(湖)岸阶地、黄土台地、其他台地(洪积台地、断块台地)、砂丘等。其中洞穴遗址更多的见于旧石器时期,但在旧石器晚期旷野遗址明显增多,并成为主要的栖息方式。而新石器时期人类主要是旷野遗址,当时人类的活动与河谷地貌及其演变休戚相关,河谷成为人类主要的栖息地。 因此地貌分析,尤其是河流地貌分析是进行新石器时期聚落考古的重要基础。

夏正楷教授详细介绍了山东的地貌特征:山东属于地壳运动相对比较稳定的地块,在第三纪时期该地块经历了长期的剥蚀和侵蚀作用,形成地势略有起伏的准平原地貌,在第四纪时期,地壳仍然十分稳定,因此区域内河流下切不深,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准平原的原貌。目前所见,山东大小河流均比较宽浅,谷底常有基岩出露,河谷中仅发育河漫滩和高差不大的两级河流阶地,阶地之上为黄土堆积形成的黄土台塬。这样的地貌结构就为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分布和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舞台。

随后,夏正楷教授分别介绍了山东鲁北地区、薛河流域、鲁西南地区和临沂地区史前时期的地貌环境和主要文化遗址的分布: 1. 在鲁北地区,龙山时期的城子崖遗址、桐林遗址、边线王遗址等史前时期的文化遗址都分布在黄土台塬的塬面上,焦家遗址、贾柏遗址、丁公遗址、大辛庄遗址等均分布在二级阶地的阶地面上,而西河遗址和后李遗址则分布在二级阶地的堆积之中, 大汶口遗址分布在一级阶地的堆积之中;2. 在薛河流域,北辛遗址、坝上遗址分布在二级阶地面上,胡村一级阶地底部发现有大汶口遗物;3. 鲁西南的菏泽地区,属于崮堆文化分布区。这里在地貌上属于河流泛滥平原,分支河道和其间的河间地十分发育。河间地通常由河流的漫滩和阶地组成,其中二级阶地是龙山时期人类的栖息地。由于遭受洪水的强烈下切作用,河间地后期往往被切割为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蚀余地貌---堌堆,堌堆上可以保留有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3. 在临沂地区,以凤凰岭遗址为例,地貌上属于沂河和沭河之间的河间地,河间地由强烈网纹化的黄土组成,属黄土台塬。细石器就分布在黄土台塬的顶部,年代在1.9—1.3万年左右。

最后,夏正楷教授归纳了山东地区地貌环境演变与史前文化的关系:

晚更新世:黄土堆积时期,古人类在不同时期的黄土上,尤其是在古土壤层上生活。

更新世末—全新世早期:气候转暖,河流从早期黄土平原上下切,形成黄土台塬和新的河谷,河流加积,是漫滩发育时期。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古人类主要活动在山麓附近的洞穴中,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但也有可能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河流漫滩上,只是目前尚未发现。

后李—大汶口早中期:河流继续加积,漫滩发育。新石器早期的人类多选择在漫滩上生活,也可以上到黄土台塬上活动。生业模式以渔猎—采集为主,并进行少量的原始农业活动。

大汶口中晚期—龙山时期:河流再次下切,早期的河漫滩转化为阶地(即现在的二级阶地),并在河谷中形成新的河漫滩。大汶口晚期--龙山时期的人类开始在二级阶地和黄土台塬上活动并定居。生业模式由以农业经济为主。

龙山时晚期—岳石早期:受气候影响,鲁西南地区前期河水泛滥,生活在河间地(二级阶地)上的先民遭受洪水的侵蚀,河间地被破坏割裂,形成崮堆地貌,导致农业经济破坏,文化衰退,社会动荡。后期洪水退缩。目前在鲁西北地区还没有发现这一时期大洪水的证据。

历史时期:可能受气候原因或海面变动的影响,河流再次下切,形成低阶地(现在的一级阶地),人类可以选择在各级阶地面和黄土台塬面上生活,其中两级河流阶地成为人们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场所。

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对夏正楷教授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学术互动环节,针对“山东地区各个典型文化遗址的埋藏环境分析”、“河流作用对于遗址形成过程的影响”、“在调查中如何识别台塬、阶地和河漫滩等地貌单元”、“如何寻找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等问题,夏正楷教授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长达3个小时的学术活动生动活泼。最后,孙波副院长对此次讲座作了总结,并鼓励大家多在考古发掘中进行相关问题的学术思考,进一步推进山东考古院的多学科交叉和互补性研究。

(整理者:孙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