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7年度田野考古交流会在临淄工作站举行(二)
大韩墓地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村东。2017年3月前后,墓地发生盗掘,为保护文物,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在此基础上,2017年10月6日至2018年1月31日对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52座,其中小型墓38座,中型墓7座,大型墓6座。另外,还有1座未完工的墓葬。
小型墓多为战国晚期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坚穴墓,有的设置腰坑。这批墓多为一棺,少数一棺一椁。随葬品较少,仅几座墓葬在壁龛或脚龛中随葬少量陶圈足壶、圈足小罐或小壶、盘、匜等,部分墓葬随葬玉质或石质的口含,个别随葬铜带钩、玛瑙环等。
中型墓均为春秋晚期墓葬,墓室皆分为椁室与器物箱。皆一棺一椁。器物箱中随葬鼎、豆、敦、罍、盘、匜、成套钮钟、车軎、剑、戈、镞等青铜器,鬲、鼎、盂、豆、罐(罍)等陶器及石编罄等。
大型墓皆为战国墓葬。多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或刀把形墓葬。另外,刀把形墓中还有一种弧形墓道的墓葬。大型墓墓室亦分为椁室与器物箱。墓葬多发展为一棺二椁。器物箱中随葬鼎、簠、盖豆、敦、舟、罍、鈚、盘、匜等青铜器,鼎、豆、壶、方座簋等陶器。
大韩墓地的发掘,对研究泗河中游地区周代文化遗存,完善区域文化谱系,深入研究泗上十二诸侯及其与周边古国关系,研究墓葬制度与丧葬习俗,研究齐鲁文化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等诸多课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017年发掘区墓葬分布图
M50
M50器物箱
M50出土铜鼎
M50出土玉器
海子遗址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海子东村东北部,面积约50000平方米。发掘前对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工作,经过勘探,我们了解到遗址西部有一条南北向沟,沟以东遗迹较丰富,以西基本未见文化堆积。遗址中部、西南部及东北部发现遗迹较多且分布较密集。
2017年5月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郑州大学考古系对海子遗址开展发掘工作,至目前为止发掘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清理汉代房址10座,道路2条,界沟1条,灶2个,不同历史时期灰坑40余座及墓葬9座,基本掌握了遗址范围及文化内涵。主要收获汇报如下:
发掘区西部第3层下发现汉代沟一条(G1),南北向,沟内局部保存有较好的石砌墙基,沟内发现碎陶片铺成的道路,并有向东拐角。G1北端变浅,被一平面形状不规则的碎石铺面叠压。汉代儿童石椁墓M3打破G1。由整体勘探情况知G1位于遗址的西部边界,推测为居址界沟。
发现并清理房址10座。发掘区南部发现汉代房址一组,其中有墙基一道,推测为院落墙,编号Q1。Q1北侧清理出一条路面(L1)。发现的房址可分为两类:地面式和半地穴式。两种类型的房址相间分布。地面式保存均较差,仅余部分墙基或基槽,墙基均以石块砌筑。半地穴式保存相对较好,做法为先于平地上挖出基坑,基坑坑壁多为斜壁,墙基贴坑壁构筑,主体多为石块及土掺杂,砌筑不规整,内外侧多处见竖立石板。房址内部上层堆积为石块及残瓦片,底层堆积均为深灰褐色,较疏松,含有大量黑灰及较多烧土、陶片等。室内地面多不平整,甚至呈斜坡状。部分半地穴房址室内底部堆积取样化验结果显示粪甾醇指数较高,推测性质为厕所或畜圈。
综合现有发掘成果,我们推测海子遗址为一处具相当规模且有界沟的汉代居住遗址。本次发现的石砌房址极少见于同时期其他遗址,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发掘区全景
汉代房址F2和F3
汉代界沟G1局部
土壤分析
为配合S227河辛线广饶段线路的施工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7年9月至11月对位于东营市广饶县申盟亭村北的墓地进行了发掘。
依据前期勘探,并考虑工程建设将会对位于路基范围内的2座墓葬造成彻底破坏,决定用探方法对其进行覆盖发掘,同时对墓地周围继续进行重点勘探,以期从聚落空间角度对墓地的保存状况、其它遗迹及功能区划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次发掘共清理灰坑4个,窑1处,墓葬2座。其中墓葬为带斜坡墓道砖砌多室墓,基本以墓道为中轴线设置前室、中室、后室,在旁边另辟侧室。因盗扰严重,顶部结构不明,墓室内填有大量碎砖、陶片等。出有少量陶器、铜钱、人骨等,拼对的陶器有案、釉陶壶、盘、魁、勺、耳杯、仓、井、猪圈等,从随葬器物和墓葬形制分析,墓葬时代应为东汉晚期;陶窑由操作间、窑门、火膛、窑室、烟道等部分组成,其平面呈火膛、窑室合为一个圆形,属北方较常见的圆形馒头窑。依据窑炉的挖筑方法、结构及产品特征推断,其年代约为东汉,从打破关系分析,陶窑打破其中1座墓葬的墓道,窑时代不早于东汉晚期;灰坑平面多呈不规则形,叠压于耕土层下,打破墓葬或生土,出有少量瓷片、陶片,时代约为明清时期。
全覆盖式勘探佐以重点墓葬发掘,对单个墓葬的残存封土、保存现状进行了完整揭露,基本弄清楚了墓葬的形制和营造方式,对整个墓群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测绘和分析。所获汉代至明清时期的考古材料,对了解鲁北地区历史时期人类生活方式和墓葬习俗有重要意义。
M1平面照
M2及Y1平面照
东安静遗址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东北约4公里的东安静村东北、诸葛城村南,沂河西岸,北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丘故城”。遗址发现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东西约450、南北约34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势平坦,主要为东周和汉代遗存。为配合鲁南高铁建设,2016年春,省海岱中心联合日照考古所对遗址进行勘探。2017年11月,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沂市考古队对工程占压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共布设10×10米探方15个,面积1500平方米,方向2度,目前已发掘900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分四层,第①、②层为现代耕土和扰乱层。第③层为汉代时期,灰褐色沙质土,结构松散,含大量白淤土点。第④层为战国时期。清理遗迹150余个,其中灰坑136座、墓葬12座、沟3条、井2、陶窑2座、柱洞数个,除少量遗迹开口于②层下外,大多开口于③层下。
灰坑主要为战国和汉代时期,形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圆角方形,袋形和面积较大的直壁平底坑,或作为窖穴使用,出土遗物有陶罐、盆、豆、釜、瓦、钵、盂等。墓葬均土坑竖穴,分木棺、石棺、瓦棺和瓮棺四种。木棺墓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有的系夫妻并穴,随葬瓷罐、灯盏、铜钱等。石棺墓由大小不一的小石板砌成,随葬一唐代双系瓷罐。瓦棺墓为汉代,呈东西向,由板瓦片覆于墓主身上。瓮棺墓为战国或汉代,分东西或南北向,均较小,由盆和釜或盆和瓮相扣。陶窑或为唐代,Y1平面呈方形,由工作间、火门、火膛、窑室、烟道构成。Y2窑室部分被Y1打破,东西向,仅存簸箕形工作间、火膛。水井2眼,J1上部由石块和瓦片构筑,中部系砖砌,下部为陶井圈,使用时间较长,自汉代-直沿用至宋代。J2中间为陶井圈,底部有卵石层,年代应属战国时期。
J1
石棺墓
瓮棺墓
根据定陶王陵M2总体保护规划,配合墓葬周围止水帷幕施工工程。2016年起至今,主要工作就是对M2墓圹开口下周围施工区内遗迹的发现及解剖等。发现被G3叠压打破的墓道、墓道两侧夯土台及柱洞,墓圹外周边版筑夯土台基等重要遗存。
墓道东向94°开口于现地表下5~5.8米,被沟G3叠压打破,上口东西长20米。墓道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上口东西长8.6、南北宽12.4米;东部上口东西长11.4、南北宽7.6~8米。墓道底深约11米,上宽下窄,底部铺垫青砖。墓道南北两侧各有版筑夯土台。夯土台平面南北宽9.6~10.4、东西长11.4米。台内外两侧皆贴护木板夯筑。台面上部各有四个间距4米的方形柱坑,形如阙台。目前解剖墓道深度与墓室门口同深,约8.7米,在该填土层面发现有东西长18米木板痕迹。墓道探明深度11米,比墓门底部8.7米相比,深2.3米,这种现象有悖于常理。
发现墓圹外围大型版筑夯土台。该台是构成墓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称内台。台外围贴护木板逐层上缩夯筑而成。台底部距现地表深11米、底部边长约50米。缓坡式台面平面基本呈方形,边长48米,台高约5~6米,内台台面上围绕墓圹各有柱洞26处,与墓道两侧形如阙台的夯土台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大型高台建筑基址。
筑夯土台外围,又围筑一周宽15米的夯土堆积,简称外台。外台基本近方形,边长78米,台面斜坡近平,最高处低于内台边缘0.8米。外台外侧边缘斜坡下延,坡度较大。整个外台分四个时间段夯筑而成。外台台面除布设有绳索、夯窝痕迹外无其他遗迹,只在西南角外台5米下发现三处石板遗存。
此外,在内台外向南设置50米长探沟,来解剖内、外台及外围封土构筑方式。从探沟解剖来看,内台四周外缘贴护木板自汉代地表起向上逐层上缩夯筑而成。版筑内、外台无基槽,但两者皆在一缓坡状的低洼地上夯筑厚约0.3~1米的夯土基础上起建。
总之,墓圹外版筑夯土台,墓道两侧版筑阙台等遗迹的首次发现,为研究帝王墓葬封土结构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从而可以从另一侧面证实该M2黄题凑墓葬的等级之高。
版筑夯土内台南侧边沿板痕
墓道解剖南侧边缘版筑痕迹及立柱
墓道南侧夯筑阙台残留的板痕
外台上的布设绳索痕迹
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聊城东阿大秦水库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碑文判断所在为北朝定国寺、唐代龙兴寺和后周宋初天齐大王行宫。
遗址位于水库偏东部,距地表深约6米,上部覆盖淤泥,核心区域南北长约145、东西宽约110米。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座、井2个、灰坑4个、排水沟1条、灶3个、房址21座、庭院13处、门址2处,由于条件所限,仅清理了属于五代宋初的地表遗迹。调查发现遗址西北有一处同时期的聚落遗址。
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地表建筑大量重复使用前代物品,保存最为完整的建筑为后周宋初的天齐大王行宫。行宫平面略呈曲尺形,南北最长约84、东西最宽约70米,以前后主殿、石香幢、香火坛、门址构成的中轴线为中心,主要建筑东西对称分布,主殿西侧为偏厢建筑群,偏厢南部为西厢房建筑群,,主殿东侧为一处偏殿建筑,偏殿南部为东厢房建筑群,群内建筑基本上均为砖砌,台阶、散水、铺地砖、门砧石等保存较好。行宫四面有土筑围墙,房址前及庭院内、围墙内侧可见成排绿化树桩。
本次发掘出土文物主要有功德碑、石佛像、石佛像台座、石经幢、陶建筑构件、木制品、瓷片、铜钱、波斯银币、纸钱等。北朝定国寺、唐代龙兴寺虽已不存,但出土较多与之相关的遗物。
大秦村遗址属于有意识的毁弃,毁弃原因应与水患有关,遗址最后一次废弃后被河水淤没。
大秦村遗址是山东所见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宗教遗存之一,天齐大王行宫遗存在目前国内已公布的考古资料中属于首次发现。大秦村遗址对于研究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考古、水文变迁、民众信仰等具有重要意义。
前后主殿航拍
西北聚落地表遗物
石佛头
门址2椽木坐斗出土情况
莒国古城项目位于莒县老城区中心,与元朝时期的莒故城基本吻合。为做好莒国古城建设项目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对莒国古城建设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勘探。
对元城的城墙、外壕、内沟做了详细的勘探,结合剖面基本弄清了其结构。东墙宽18-24米,至少可分为四期,最早期夯层厚8-10厘米,包含的陶片均时代较早,晚期夯土夯层后12-15厘米,与早期区别明显。新发现北城墙一段(北墙2),宽10-12米,南距元城北城墙120米左右,仅保留基槽部分,基槽建在沙层之上。夯层厚薄不一,5-9厘米不等,时代或可早至东周。在这段城墙西部发现一豁口,但没有发现路土迹象。在元城东城墙北端发现有龙山文化遗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文化堆积不丰富,应是一处小型龙山文化遗址。
探明夯土基址18处,道路6条,时代早至东周,晚至明清。城北部夯土基址时代明显较早。HJ1、HJ2应该是汉代时期建筑遗迹,或与城阳国有关。发现的HJ3,根据文献记载,应该是隋代始建的宝愿寺旧址。
另外,发现河道2条、沟2条、窑址8处、井2口、墓3座、灰坑36个。
遗迹总平面图
新发现北墙基槽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