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业务人员参加第七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
10月25日,第七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在山西太原开幕。来自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陕西、山西等黄淮七省的文物主管部门和研究院所派代表出席,分别介绍了一年以来本单位在田野考古、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会议同时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机构的教授学者参与研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6名考古业务人员参加本次论坛。
高明奎主任介绍了山东2017年主要考古工作。今年山东省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仍旧繁重,目前考古调查、勘探长度1000多公里,面积可达700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项目共9项,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临淄东古墓地、曲阜老农业局墓地、枣庄沃里墓地、东江遗址、前台墓地、海子汉代聚落以及聊城宓韩庄遗址都有重要发现。配合遗址公园建设的考古工作持续深入,泰安大汶口遗址、章丘城子崖遗址、曲阜鲁国故城、临淄齐国故城的考古发掘均取得丰富成果。大遗址保护中的考古工作绵延不断,持续开展对即墨故城遗址、定陶王陵的考古发掘,同时启动昌邑故城、莒国故城等城址的大规模勘探工作。积极推进课题性工作,今年我院成功申报两项国家社科基金:《定陶十里铺北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与《沂水纪王崮东周墓葬的整理与研究》,并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发掘了临沂凤凰岭遗址。在紧张的田野考古工作之余,对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京沪高铁考古报告集》、《章丘西河》、《海岱考古(第十辑)》、《山东昌邑盐业遗址考古调查报告》、《寿光边线王》、《日照海曲》、《临淄齐墓(第二辑)》、《胶东调水考古报告集》、《山东沿海汉墓考古报告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均在有序进行中。此外,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稳步前行,逐步开展了昌乐都北墓地、新泰周家庄墓地、临淄两醇墓地、昌邑辛置墓地、临淄东古墓地的青铜器和铁器保护修复项目,五莲丹土遗址和滕州博物馆藏陶器修复项目以及日照海曲墓地漆木器的保护修复工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山东考古事业的长足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址建设已初具规模,有望于2019年投入使用。
韩辉馆员以《近年曲阜鲁故城考古工作及新认识》为题汇报。他介绍了近年在鲁国故城内开展的持续性考古工作,包括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以及对局部城门、城墙和城内居住址的解剖观察,从聚落考古角度分析了鲁故城都邑时空变迁。随后重点展示了曲阜老农业局东周墓地的情况。本次发掘各类墓葬共42座,其中东周时期瓦棺葬3座、瓮棺葬4座、中小型土坑竖穴墓29座,大部分呈南北向,头向北。葬具多呈一棺一椁,其余两棺一椁、一棺两椁和单棺。葬式基本可见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种类有铜器、陶器、玉石器和骨角器等,其中铜器有鼎、盘、匜、豆、舟、敦、车马器和兵器,陶器有盖鼎、盖豆、壶、罐、鬲、盂等,玉石器有圭、夔龙等,骨角器有彩绘角镳、骨梳、骨串饰等,另出土有大量贝币和一件金箔残片。东周墓葬的时代集中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级别或为士一级。
25日下午,新时代考古所发展论坛同时举办,我院副院长孙波参与了研讨。
会议闭幕式上,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孙英民发表讲话,他指出黄淮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黄淮七省均为文物大省,也是古代文化遗存埋藏丰富、考古科研实力雄厚的省份,希望黄淮七省考古论坛能够持续举办下去并逐步扩大其影响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接过论坛会旗,下一届黄淮七省论坛将于河南省再会。
据悉,“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创办自2011年,由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陕西、山西七省轮流举办,已成为加强黄淮地区考古区域合作、展示我国区域考古新发现与新成果、深化文物考古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2年承办了第二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