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宫玮:田野考古样品采集的若干问题

  2022年11月22日下午三时,应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宫玮博士在赵家徐姚遗址考古工作队驻地做“田野考古样品采集的若干问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考古队孙倩倩主持,赵家徐姚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及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实习学生参加讲座。受疫情因素影响,此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讲座伊始,宫玮博士提到本次讲座主要参考了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的《田野考古学》,希望和同学们一同学习有关田野考古采样的相关问题,并在碳十四测年样品的采集与数据理解方面进行了相应扩展。讲座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样品采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田野考古样品采集的定义及发展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样品采集的对象与方法,详细讲述了大遗存、微遗存、原址性信息、碳十四年代学研究样品以及残留物样品;第三部分简单涉及了样品采集方案的设计。

  宫玮博士首先介绍了田野考古采样的定义。田野考古采样是考古现场对各种人工遗物、自然遗存和相关信息的采集。田野考古采集经历了时间上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田野考古的发展,以及科技考古的介入,在各个工地展开了更为系统的采样。采集对象范围扩展,采集手段更为多样化和标准化,并且随着各种规范化的样品采集和实验手册的出台,帮助我们更科学的提取样品。

  同时,宫玮博士强调,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考古发掘是一项不可逆的特殊保护手段,各方面的客观限制下、应在破坏最小化的基本前提下,采取合理的采集技术手段,最切合实际又最大化的收集保护实物资料和相关信息。在田野考古发掘之前,应与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老师进行交流沟通,针对研究的目的,制定好合理的采样方案,在采样过程中避免周围环境污染,详细记录采样信息,尽可能减少破坏和信息的损失。

  随后,宫玮博士介绍了采样的分类,并从采样方式和采样对象介绍了田野考古采样的各类方法。现阶段我国田野考古采样的主要方式为抽样采集,在其中,系统抽样与目的抽样更为普遍。根据采样对象,主要分为大遗存、微遗存和原址性信息。大遗存是指所有肉眼可见,且肉眼可以直接研究的实物资料,包括大部分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如植物种子、木炭、哺乳动物、人骨等。

  宫玮博士提到了几种比较常见的大遗存分类。植物大遗存主要包括发掘中常见的炭化植物种子、果实、木炭等,一般采样方法有三种:包括剖面采样法、针对性采样法以及网格式采样法,主要通过机洗法、桶洗法以及湿筛法进行提取,可以提供区域性的植被景观和土地利用、植物类资源利用,以及农业相关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信息。动物遗存主要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等,主要通过人工拣选、筛选、浮选进行提取,可以用于地区性生态环境、动物驯化和动物消费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另外,宫玮博士提到,在人骨样本采集前,应照相绘图摄影,详细记录人骨状态及伴出物与相关现象,尽量分类装袋并注意细小骨骼的收集。人骨样本可用以研究人口学、病理学及食物结构等问题。

  此外,宫玮博士还强调了在田野考古中应重视微遗存样品及原址性信息的提取。微遗存是指肉眼看不到或者能看见但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研究的资料信息,包括部分人工制品,普遍存在的自然遗物,如植硅体、孢粉等,以及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的土壤样品。微遗存通常连续柱状剖面采样法和针对性采样法提取样品。植硅体和孢粉样品可以用于地区性植被环境及变化、遗迹单元功能及植物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沉积物样品可以进行微形态学分析、化学分析及粒度分析等。原址性信息是指不宜单独提取,需保持相对位置和空间关系的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各类有机质痕迹和行为痕迹。通常采取套箱提取,无法完整采集时,可通过翻模或三维扫描等记录系统保存信息。宫玮博士还系统介绍了碳十四年代学研究样品和残留物样品采集的注意事项,并着重讲解了碳十四测年数据的理解及系列样品的应用。

  最后,宫玮博士介绍了采样方案的设计原则,包括四个主要原则: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兼顾性。同时也简单介绍了采样方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会议最后,赵益超队长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感谢宫玮博士对田野考古采样的方法介绍,表示将在工作中反思不足,学习利用相关理论方法,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补充和发展。本场讲座圆满结束。